雅昌首页
求购单(0) 消息
张友宪首页资讯资讯详细

【评论】篁韵仿佛 友宪依然

2012-09-07 16:25:00 来源:艺术家提供作者:钟山
A-A+

  友宪是个不喜张扬的人,但每当小别重逢,他准能带来一些出人意外的故事或作品。这次,他抱来一些黄瓜园的秋竹、冬笋,一股滋润清新之气似和风细雨溢出纸外,沁人心脾。于是,我忘了他的笔墨,忘了他的气韵,也忘了自己。

  我一直以为,中国画其实不是一种视觉的造型艺术。文人士大夫视工笔为匠人的操作,而把游戏笔墨,信手涂鸦式的创作称为“写意”,有着极其耐人寻味的用意。意者,心音也。这里面溶释了画家的志趣、性格、学养乃至对宇宙社会的高见、偏见。把这一切“写”出来,就有了作品。写者,泻也,自然地,无所顾忌地流露出来。因此,中国画并不注重于形,而追求一种“得意忘形”。谢赫在论画六法中,把气韵生动作为主纲,而把传移摹写,随类赋彩等等作为,仅仅作为一种手段就是这个道理。传统文人画所宣扬的“似与不似的绘画造型观正是中国画一脉相承的精髓之所在。

  友宪的画初看时显得俊逸,再看又有几分通透空灵,几分豁达,但并不是回避、弃世的四大皆空,而是寓空于有。在他的眼里,一切对象都既是独立的存在,又更是任心来剪裁、取舍的材料。他静静地观照这有生命无生命的自然,若无其事地铺开画纸,把眼和心的律动无意识地从笔端流出来。他全身心地感受着大自然的气息,在心海中泛舟,却并不邈视对象。他从心底里有一种自然崇拜的倾向,实质上是心与造化早已相应相合。于是,他显得十分认真,十分执著,充耳不闻尘世的鼓噪,静静地与自然相交流,对话,给人一种抚琴听松的古意。

  画画其实不难。一代大师米芾被后人评道,“此君但有气韵,不过一端之学,半日之功耳”(《艺苑卮言》),甚至说他“本不能作画”(《洞天清录》)。其子米友仁亦承袭乃父遗风,随意点染,“草草而成”(《画继》),他们有一个令后人争论不休的艺术绘画观,认为画好画,如果有什么技巧的话,也仅仅在于会运笔。赵希鹄说米芾“善书必能善画,善画必能书,可谓深知个中三昧。友宪以书法入画,不刻意追求章法经营,却又浑然天成,处处精致,其妙处正在乎线条运笔之间也。运用提按转折的书法轨迹写出大自然的残蕉疏竹,这本身透露出一分书卷气,一分古拙,一分清奇,而这一点也许是一般的成名画家所难以企及的。就这个意义上说,做画家容易,把画画好不易。

  友宪其人,自自然然,坦坦荡荡,其画也不追求咄咄逼人的“才气”,不演绎盛气凌人的“霸气,却又总是给人一种意味深长的回味。譬如中国的茶,暗香浮动,冲和温润,它不如咖啡那么苦得教人思考哲学,思考人生,也不如牛奶那么甜得教人联想爱情,联想童年,但确实具有一种永恒的淡而不化的抹不去的思念。友宪的画令人忘不了,其奥秘大概也如此吧。

  艺术本来就是非功利的,甚至是反功利的。为了功利的目的而制造,而刻意卖弄,都是对艺术的嘲弄。因此,艺术家在创作时,解衣般礴的酣畅淋漓、物我两忘乃是最高境界。友宪不作迎合潮流的媚俗,也不作故作姿态的“稚拙”,而纯然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。他不急不缓,不温不火,娓娓道来,拂袖而去,别有一番挥麈辞鸿的逸士气象。

  从聊斋的狐仙世界中突围出来,回到人世间的竹林秋雨之中,这是友宪艺术题材的一次跃迁。我们期待着,期待着他明日新的建树,新的形象。

 

 

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,主要作为艺术信息、艺术展示、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。以世界文艺为核心,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。旨在传播艺术,创造艺术,运用艺术,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。

联系电话:400-601-8111-1-1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

返回顶部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张友宪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